文 | 侃见财经
只要穿跳过周期,才干更好的了解周期。
地产职业,正在穿越周期,阵痛不免,但机会也相同存在。
差异于内地地产商场,香港地产商场曾阅历过牛熊的转化,面临周期,头部香港地产商正在沉着且淡定的穿越周期。
依据港交所权益发表显现,1月17日,新鸿基地产大股东郭氏宗族近期在场内增持了新鸿基地产,其间3间宗族公司的好仓均增至11.92%,邝肖卿视作持股增至27.88%,新鸿基地产主席郭炳联则增至19.49%。
作为香港的顶尖地产商,该公司一贯被视为香港地产职业的风向标。
自1972年上市以来,新鸿基地产长时间保持“低负债,高分红”的运营形式,其物业租借板块也一贯位居香港“地产四大天王”之首。
得益于低负债的形式,稳健的盈余,新鸿基地产也。
众所周知,当下的港股权重早已从金融、地产为主切换至以为腾讯、美团、阿里为主的互联网公司。但新鸿基地产以及长实集团等仍旧能在恒生指数成分股中占有重要的方位。
且从头鸿基地产股价走势来看,其并未彻底跟从恒生指数走势,虽然其近期创下了阶段性新低,但拉长周期来看,新鸿基地产仍旧体现的适当的扛跌。截止最新收盘,其间隔公司的前史最高位也只跌了36%,市值仍高达2187.82亿港元。
凭借着其持有新鸿基地产的股份,现年95岁的邝肖卿,也一跃成为了我国女首富。
郭氏宗族作为新鸿基地产的控股股东,其在当下的方位进行增持,其对外界传递的信号便是,商场轻视了新鸿基地产。
依照2023年9月7日发表的年度成绩显现,到2023年6月30日的12个月,新鸿基地产完成收入711.95亿港元,年度溢利245.75亿港元,公司股东应占溢利239.07亿港元。依照最新的动态市盈率,该公司现在只要9倍左右,市净率仅为0.36。
2023年年底,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23美女会·胡润女企业家榜》,95岁的老太太邝肖卿初次成为成为我国女首富。
关于邝肖卿这个姓名,大多数人都比较生疏,且这个姓名近十几年也鲜有出现在资本商场之中。
但作为新鸿基的掌舵者,其江湖位置无人可以撼动。
邝肖卿是新鸿基创始人郭取胜的妻子,也是新鸿基地产前主席郭炳湘、郭炳江及现任主席郭炳联的母亲。
1963年,郭取胜与恒基兆业操控人李兆基、冯景禧合伙创办了新鸿基公司。上世纪70年代,三人各奔前程后,郭取胜创办了新鸿基地产,后于1990年逝世。作为郭取胜遗孀,邝肖卿经过信任基金持有新鸿基地产股份,成为公司的实控人。
但是,真正将老太太面向台前的,则是三个儿子的遗产争夺战。
1990年郭取胜逝世之后,郭氏三兄弟团结奋进,他们兄弟之间的相互配合,很快将公司的事务拓宽至通讯、运送、互联网和基建等范畴,新鸿基地产的商场也从香港延伸到我国内地和海外。
但“兄弟合心,其利断金”的美谈并未一贯接连。2008年,新鸿基地产公司董事局忽然罢免了郭炳湘的主席兼行政总裁职务,将这一宗族对立公开化。原因是郭炳湘与相识30多年的“美女至交”唐锦馨,进行的数百亿元的买卖,让郭氏宗族成员起了忧虑。
罢免了郭炳湘之后,邝肖卿被推到了台前,成为了新鸿基地产的董事局主席。
而郭炳湘也并未消停,而是挑选了从头创业,尔后更是上演了和宗族的各种恩怨情仇。2012年新鸿基地产联席董事局主席郭炳江和郭炳联因涉嫌受贿被香港廉政公署查询,外界猜想是大哥郭炳湘揭发的成果。2012年5月4日晚,郭炳湘也因被置疑涉嫌及冒犯避免贿赂法令的查询,也被廉政公署查询。
直至2014年底郭氏兄弟卷进的香港“世纪贪案”宣判,新鸿基地产联席主席郭炳江被判入罪,随后辞去其在新鸿基地产的职务,而2018年郭炳湘忽然逝世,这场内斗总算画上的句号。
而此刻的邝肖卿则不折不扣的成为了新鸿基地产的话事人,且2018年其持有新鸿基地产的股份就上升至26.36%。
虽然现在新鸿基地产现已传承至第三代,但邝肖卿的位置依然无人撼动。因为新鸿基地产一贯以来均保持“低杠杆、高分红”的形式,因而新鸿基地产阅历过了这么风雨,也都长盛不衰。
依据Wind数据显现,2006年至今,新鸿基地产累计完成净利润4907.3亿元,累计分红1594亿元。依照三成持股大略预算,邝肖卿最近17年已从公司获分红526亿元。因而,其个人实在财富或许早已超越千亿。
1月17日,邝肖卿以及郭氏宗族公增持新鸿基地产75.95万股,每股均价为75.243港元,此次增持公耗费5714万港元(约合人民币5257万元),且这并非郭氏宗族第一次增持公司股票,亦不扫除未来继续增持的或许。
早在上一年8月,长实集团贱价卖楼接连登上热搜。
7折买楼,很快引爆香港的地产圈,因为价格“低价”,该项目敞开认购之后前两日收票逾5000张,超量认购达18.6倍。
面临超预期的认购,长江实业集团主席李泽钜表明,订价确实招引,集团一贯奉行以市价或低于市价去卖楼以促进出售。此外他还称,咱们以为应该在逆周期买地或许置业,现在的机遇确实比三年前愈加保险。
众所周知,关于实力雄厚的长实集团来说,打折并非是因为集团现金流的压力。
在长实集团发表的2023年中期成绩陈述或许能找到答案。
依据其财报显现,2023年上半年,已承认物业出售收入为82.46亿港元,同比削减59.6%;收益为35.3亿港元,同比削减56.2%。成绩的大幅下滑是长实集团加快回笼资金的原因之一。
但作为一项以稳健著称的李嘉诚,加快推盘也或许是其觉得现在长实集团被商场轻视,不仅如此,长实集团还进行了密布的回购。
依据核算显现,自2022年5月之后,长实集团就开端了“张狂”且密布的回购。2023年5月之后,长实集团的回购力度显着加大。其间5月25日、5月31日、6月21日、8月4日,8月21日其单日回购金额均超越了1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