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金婷婷
11月26日,“七一勋章”取得者、新华通讯社原国际新闻修改部干部、党的前期领导人瞿秋白之女瞿独伊,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100岁。
瞿独伊本籍萧山,这是让许多萧山人引认为豪的工作。她幼年时随母亲杨之华脱离萧山,在前苏联长大,新我国建立后又长时刻在前苏联区域履行新闻报道使命。
但是,不管走多远多久,年幼时就印刻在记忆里的那个家园,一直让她氤氲心头。瞿独伊的女儿李晓云曾说,来家园逛逛看看,一直是瞿老心里的希望。
就在9天前,在由萧山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联合杭州日报萧山分社策划推出的2021萧山名人后嗣文明访谈第二季活动上,她以一种特别的方法“回到”杭州萧山,这个她心心念念的家园。
她在家园的“热度”一直未减
11月18日,2021萧山名人后嗣文明访谈第二季活动上,一则视频触动着许多人的心。
萧山名人后嗣访谈活动现场相片
视频里,瞿独伊拿起萧山产的仿唐代越窑秘色瓷茶杯做了喝茶的动作,似乎喝到了家园的水。随后,她又紧紧抓住萧山萝卜干,放在鼻尖轻嗅,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杭州日报萧山分社社长郭燕在北京探望瞿独伊时的画面
本年是我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从瞿独伊当选“七一勋章”提名主张名单、到取得党内最高荣誉,在近一年的时刻里,她在家园的“热度”一直未减。
早在七一前夕,郭燕就曾经过视频采访李晓云,听她叙述了母亲的百岁人生。7月2日,杭州日报刊登了《百岁“杭州女儿”瞿独伊荣获“七一勋章”——本报独家专访瞿独伊女儿李晓云》一文(链接:https://hzdaily.hangzhou.com.cn/hzrb/2021/07/02/article_detail_1_20210702A066.html),问好这位“杭州骄傲”。
10月22日,传闻瞿老在家疗养,郭燕带着采访小分队再次前往北京。走运的是,采访小分队不只见到了这位赓续赤色赤色基因、与党同龄的百岁老人,也带去了故土对她的问好、问好和牵挂。
因为年事已高,其时的瞿独伊已无法说话,对外面的反响现已越来越冷漠。但当听到“萧山老家来的人”时,她面向镜头,慢慢举起右手,左右摆动了一下,向家园人打起了招待。
这让一旁的李晓云都很惊奇,“访问她的朋友、媒体许多,但都没有像今日这样让她动容。”
萧山名人后嗣访谈活动现场相片
在18日举办的萧山名人后嗣文明访谈现场,瞿秋白杨之华外甥女、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我国侨联原副主席吴幼英代表瞿独伊、李晓云一家参与访谈时还说到了一个细节,“我小的时分,阿姨(杨之华)和我的妈妈(杨之英)总在我耳边提‘三岔路’。”其时的吴幼英还不明白其间的意思,后来才知道阿姨和妈妈说的是老家——萧山三岔路村。
“他们从未忘掉自己是萧山人。”吴幼英说。
99岁那年,她还想回家看看
萧山区委党研室(区志办)主任徐燕锋对李晓云提及母亲的一个细节形象深入。2020年10月,李晓云和老公前来萧山时,捐献了一些杨之华一家的宝贵相片。那时,瞿老的身体现已不太好,许多事都不太记住,只能和家人做几句简略的沟通。李晓云告知母亲自己和老公要来萧山看看,瞿独伊很快回答说,“我也去”。仅仅,因为忧虑母亲的身体状况,终究,李晓云没带母亲一同来萧山。
在过往的数十年里,瞿独伊有过两次萧山之行。
第一次是1981年,瞿独伊曾回来萧山老宅,在那里呆了一个多小时。
2001年瞿独伊在衙前乡村小学校
2001年7月24日,瞿独伊又回了一次萧山。那次,她还在衙前乡村小学校留下了自己的翰墨——“宏扬衙前农人运动精力,建造社会主义新乡村。”这幅墨宝被精心装裱,至今仍悬挂在萧山老宅的院子内,感染着一代代后人。
尽管回乡的次数不多,但即使到了晚年,瞿独伊一直心系家园。
之华公园
2010年,原萧山区坎山镇党委副书记杨晓亮曾在瞿独伊家中,与她有过大半天的沟通。当说起老家三岔路村想为杨之华建筑留念公园,想请瞿老为公园题字,她信口开河“就叫之华公园吧!”随后,她便提笔写下了“之华公园瞿独伊题”。
2014年3月,上海举办瞿秋白、杨之华配偶等中共前期领导人铜像开幕仪式,瓜沥镇文明广播站站长沈国强作为家园代表应邀参与,并有幸见到了其时现已93岁的瞿独伊。
“时隔七年,瞿老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似乎就在耳畔。”沈国强回想,其时的瞿老精力矍铄、开畅达观,三天时刻与瞿老及她的家人在一同,一直得到瞿老的“照料”。“活动中,瞿老时不时告知陪同而来的女儿、女婿等家人,要带上家园人一同开幕、献花、合影,点点滴滴感受到的是一股浓浓的乡情。”
活动完毕用餐时,瞿老还欣然接受了沈国强的提议,用餐厅的便笺,为家园写下祝愿(见上图)。
她写道:“愿我母亲的故土——萧山越来越夸姣”。
瞿老走好!故土为有您这样的出色乡贤而骄傲!
修改 赵玉福